立山的土壤得天獨厚,從平安時代人們就在這裡製作陶器。延續至今的越中瀨戶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430年前。這一切都始于加賀藩的領主從尾張瀨戶邀請的一位陶藝師在這片土地上建造了一座窯爐。
越中瀨戶燒使用來自當地裡山的優質粘土。這種被稱為“白土”的土壤顆粒細膩且耐高溫,能製作出精美的陶器。
釋永陽女士是越中瀨戶燒的繼承人之一。她是在父親由紀夫的陶藝作品以及立山大自然的薰陶中長大的。對於楊女士來說,立山信仰無處不在。“我從小就聽過很多傳說,直到我長大後我才愛上了它們。我會給每一位來看我的朋友講開山傳說,會帶他們去閻魔堂和布橋。我為此感到自豪”
楊女士給我看的作品是一個圓形的平盤。盤面仿佛是平靜的水面上蔓延的波紋。
“我喜歡波紋。這是幾年前的作品,我用相同的設計製作了不同尺寸的盤子”
還特意解釋說,這不是“她當時看到的波紋”。是把之前所看到的所有波紋的印象重疊到了一起,隨手揮動,是自然形成的紋樣。
我問楊女士:“您認為立山的風景特色是什麼?”
“是自古以來就沒有改變的,平常不過的村莊山景。雖然我很想說:‘是立山山脈'(笑)。因為我就住在這個景裡,很多時候都不意識不到這是一個風景”
因為太近,所以看不見。也就是說,這也意味著他們的生活裡包含立山。我想,在這片土地創作的楊女士的作品,一定也受到了立山的影響。
“我認為製作的所有環節都是相互關聯的。即使它不是以某種特定形式存在”
雖然無法明確以怎樣的形式相連,但它確實存在。成為盤子主題的波紋裡流淌著陽女士在水稻田裡、雨後的水坑裡、以及河流裡看到的立山風景。
楊女士是三兄妹中的長女,兩個弟弟和妹妹也分別是陶藝家和金屬工藝師。雖然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時候就對陶器耳濡目染,但她從未想過自己會走這條路。
“看父親製作陶器是我的日常,反倒沒有想過自己也做這行。我父親的很多朋友也都是手藝人,所以我也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上班族。當我上初中或高中時,開始萌生了想成為一個用雙手創造東西的人”。
大約在高中畢業的時候,我開始認真面對製作陶器這件事。
“當我開始面對自己的職業時,我才第一次體驗了揉泥。揉泥是為了把粘土裡的空氣排出去。如果使用含有空氣的粘土的話烘烤時會開裂,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一遍又一遍地揉搓後,認為差不多了就會切1釐米薄的小塊檢查空氣是否被排淨。如果裡面還有空氣,那就要重做一遍。雖然是一個簡單重複的過程,因為土的手感會讓人舒服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程式”
學會揉泥後,把粘土放在陶輪上成型。在練習最基本的茶杯形狀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反復練習。要達到烘烤的標準並不容易。因為粘土一旦烘烤就再也無法復原。由於我們使用的是當地有限的粘土,因此他們非常珍惜這些原材料。
終於,製作出形狀達標的茶杯得到由紀夫先生的認可後才能放入窯爐中烘烤。“我做的東西能進窯爐,就讓我很高興了”,楊女士回憶道。
在那之後的五年裡,燒出來的作品都被免費贈送給了購買由紀夫作品的客人。經過漫長的訓練,楊女士終於成為了代表越中瀨戶燒的陶藝家之一。
楊女士說,她在作品中最注重的是,製造貼近人們生活的器皿。
“我喜歡好用的東西,我經常做又薄、又輕、容易疊放的作品。我一邊製作一邊想像著,人們放上去的美食以及品嘗的場景!”
最後,她還告訴我,她很重視製作作品時的“平常心”。
“也許是因為立山總是高高矗立在那裡的原因。到了冬天我會宅在這裡製作陶器。在寒冷的季節,讓心靜下來,專心面對粘土。能讓我做到這一點的富山的環境,是優點之一。我認為這裡是一個適合創造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