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的故居坐落在堺利晶森林的对面。那里的井字房屋,是用京都大德寺山门的木材建造的,而大德寺与千利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千利休将茶道传授给了当时日本最有权势的人丰臣秀吉。秀吉非常器重千利休,据说他们关系密切,不仅在茶道上,甚至在政治事务上也互相商量。然而,千利休却惹怒了秀吉,被下令切腹自杀。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关于此事的起因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与大德寺的山门有关。千利休出资修缮了山门,为了表示感谢,住持在山门上安放了一尊千利休的木像。据说秀吉勃然大怒,说道:“每次我经过这座山门,都感觉被千利休踩在了脚下!”。

千利休还因未经许可试图批量生产茶具而被指控“卖僧之罪”。拥有稀有的珍贵茶具对武士来说是一种荣誉,因此千利休让他的私人工匠制作了原创的茶具。但是,如果由顶级茶艺师制作茶具,丰臣秀吉收藏的昂贵茶具就会贬值,其作为赏赐的价值也会降低。

丰臣秀吉列举了种种理由,命令千利休这个一介商人切腹自杀。千利休完善了茶道,并对当时的权贵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千利休曾是怎样的人。

利休惹怒秀吉,被勒令切腹自杀事件,还有另一个原因。

大德寺山门上的木像穿着竹皮屐。竹皮屐进入茶室时会发出噶哒的摩擦声,影响风趣。为了减少噪音,利休特意为此用牛皮做了竹皮屐。然而,当时牛皮是由地位低下的“秽多非人”制作的。那么,秽多非人制作的东西怎么能放在连他自己和天皇这样的尊贵的人进出的门上呢?秀吉勃然大怒,称其为“不敬之举”。

当时堺市的皮革业十分兴盛,据说利休的师傅武野绍鸥,就是靠军用皮革发家致富的。皮革常用于制作需要机动性的盔甲。作为绍鸥的弟子,利休用皮革制作竹皮屐实属自然。

当秀吉提出如果利休低头就原谅他时,利休却回答说没有低头的道理,他选择切腹自尽。这或许是,对随着权力的扩大变得自大的秀吉的一种忠告。据说利休死后,秀吉后悔将他逼上了绝路。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