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葡萄牙傳入日本的物品之一就是火繩槍。兩支火繩槍是通過葡萄牙沉船帶到種子島的。一位堺商人購買了其中一支,由此開啟了火繩槍的量產。那麼,堺是如何實現火繩槍的量產的呢?讓我們一邊參觀公園裡的紀念碑,一邊探索這段歷史。
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墳時代(250年-592年)。堺當時擁有建造古墳的高超工匠。這些工匠逐漸掌握了用鐵和銅鑄造金屬製品的技能,並發展成為一支技藝精湛的工匠隊伍。火繩槍傳入堺後,人們將其拆解,並派遣負責各個部件的工匠進行仿造。得益於鑄鐵技術和分工制度,即使是前所未有的火繩槍也能量產。就這樣,堺成為了日本首屈一指的火繩槍產地。
堺作為貿易港口繁榮起來的黃金時代,可謂輝煌一時。然而,那段歲月並非完全美好。堺的財富主要來自槍支,這些商人也被稱為“死亡商人”。殺人的武器會招致怨恨。城內修建護城河,或許不僅是為了抵御外敵入侵,更是為了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