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作家的邂逅純屬偶然。一天,一位當地人在沙灘上看到一個外國人在撿垃圾,當試著交談時,這個外國人開始談起了藝術。之後,藝術節的工作人員收到了一條資訊:“我雖然沒聽懂英語,但我能介紹一個人嗎?”,就這樣他們之間有了交集。這位外國人正是伊桑·埃斯蒂斯。他曾在佐渡擔任水族館研究員,期間利用被沖上岸的垃圾創作了藝術作品。後來成為了佐渡藝術節展出的首件作品。
多年後,有了家庭的埃斯蒂斯攜家人回到佐渡,設置了這件作品。這座雕塑形似一條巨大的鯨魚尾巴,用的是從漁民手裡收集的漁網和繩索製成的。佐渡之所以被選為展出地,是因為島上長期以來與海洋垃圾和鯨魚有著密切的關聯。
說到鯨魚,最近佐渡島的海岸上驚現鯨魚屍體的事件成為了話題,過去這裡也曾發生過鯨魚被噴氣船撞擊的事故。此外,片野尾還保留著,在江戶時代為沖上岸的鯨魚舉行過祭祀的記錄。鯨魚,對這座島嶼的居民來說依然是熟悉的存在,它們與敬畏之心一起銘刻在了人們的記憶中。這裡出現的鯨魚尾巴,似乎也在靜靜地呈現著這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