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頼家舊宅,也是頼家讓學問紮根于竹原的地方。
頼惟清曾在這裡經營染坊,同時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們都能成為學者。
他育有三個子女。長子成為教授,前往江戶講學;次子成為醫生,培養下一代;三子也成為教授,編寫了廣島史書。孩子們各自開闢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學問之路。
正是竹原重視學問的文化,使得一介染坊老闆頼惟清,得以實現當時看似荒誕的將三個孩子培養成學者的願望。
如今,鎮上仍保留著與頼家相關的建築,“春風館”和“復古館”。據說,春風館曾是學者雲集的學府,而復古館曾作為商業中心,從經濟的角度支持了教育發展。
那麼,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為什麼,竹原的人如此執著於守護古樸的街道呢?
答案並非只有一個。或許,是他們投資學問、培養品格與自豪感的歷史支撐著他們的決心。這裡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祖輩們走過的歷程、積累的學識和自豪感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