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埋木舍看上去是一座简朴的武家宅邸,但井伊直弼却从17岁到32岁期间,在这里度过了整整15年。
井伊直弼是一位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性格基础就是在这里埋木舍奠定的。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在埋木舍留下的痕迹,以及影响井伊性格发展的故事来了解这个人物。当这段旅程结束,你的脑海里会对井伊直弼形成怎样的印象呢?
首先,让我们通过时间轴,回顾一下井伊直弼的一生。
井伊直弼,于1815年10月29日出生于彦根城二之丸槻御殿,是彦根藩第十一代藩主·井伊直中的第十四子。作为第十四个孩子,继承藩位的可能性变得非常渺茫。他五岁丧母,十七岁丧父。因此按照藩规,他只能和小五岁的弟弟直恭住在这栋房子里。他们的生活不再奢华,对于藩主之子来说,这是一座简朴的宅邸,而他们的生活比当时的中级武士还要简朴。
然而,这栋宅邸只是暂时的住所。按照惯例,男孩到了一定年龄,就会离开家,要成为权势显赫的藩主的养子或寺庙的住持。
这一天终于到来。井伊直弼和弟弟一同前往江户,只为参加延冈藩的领养面试。直弼确信自己会被选中,甚至还举办了一场欢送会,还高兴地对大家说:“我终于要告别这种朴素的生活了!”。但是,事与愿违,最终被选中的是弟弟直恭。
“纵然我冷眼看待世界,我的身心固然不会被埋木舍埋没!”
井伊直弼绝望地回到家中,将这栋宅邸命名为“埋木舍”。他发愿:“虽然我现在就像一棵被埋葬的树一样不起眼,但我不会一直这样被埋下去”。 从那时起,他开始努力学习,甚至不惜牺牲睡眠时间,他还说:“睡眠,四个小时就足够!”
在接下来的15年里,直到32岁,井伊一直居住在埋木舍。当时,看似他会一直在这里生活扎根,但命运却从来都无法预测。突然,身为藩主的哥哥直亮的继承人,38岁的直本突然去世。作为直亮的弟弟、直弼成为了直亮的养子,要离开埋木舍前往江户生活。不久之后,他的哥哥也去世,35岁的直弼成为了第十三代彦根藩主。成为藩主后,直弼立即将哥哥留下的十五万两钱财分发给了藩士、町民以及农民们。他还走遍了藩内,虚心倾听民意,并为民众解决问题。
然而,在江户时代,藩主不被允许居住在自己的家乡,按照惯例他们会在江户侍奉将军。直弼成为藩主后不久,发生了黑船事件,也就是美国舰队到达日本。当时的日本动荡不安,面临着驱逐外国人和开放国门的抉择。舆论也分成了两派:对外国发动战争驱逐外敌的“攘夷派”,以及结束锁国政策开放贸易的“开国派”。
在这种动荡的时代,井伊直弼在43岁那年被任命为幕府的大老。不久之后,他未经日本天皇许可就与美国缔结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然而,他与尊王攘夷派的矛盾日益凸显,经安政大狱事件后,他在46岁时被水户藩的脱藩浪人暗杀,引发了樱田门外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