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埋木舍看上去是一座簡樸的武家宅邸,但井伊直弼卻從17歲到32歲期間,在這裡度過了整整15年。
井伊直弼是一位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毫不誇張地說,他的性格基礎就是在這裡埋木舍奠定的。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在埋木舍留下的痕跡,以及影響井伊性格發展的故事來瞭解這個人物。當這段旅程結束,你的腦海裡會對井伊直弼形成怎樣的印象呢?
首先,讓我們通過時間軸,回顧一下井伊直弼的一生。
井伊直弼,於1815年10月29日出生於彥根城二之丸槻禦殿,是彥根藩第十一代藩主·井伊直中的第十四子。作為第十四個孩子,繼承藩位的可能性變得非常渺茫。他五歲喪母,十七歲喪父。因此按照藩規,他只能和小五歲的弟弟直恭住在這棟房子裡。他們的生活不再奢華,對於藩主之子來說,這是一座簡樸的宅邸,而他們的生活比當時的中級武士還要簡樸。
然而,這棟宅邸只是暫時的住所。按照慣例,男孩到了一定年齡,就會離開家,要成為權勢顯赫的藩主的養子或寺廟的住持。
這一天終於到來。井伊直弼和弟弟一同前往江戶,只為參加延岡藩的領養面試。直弼確信自己會被選中,甚至還舉辦了一場歡送會,還高興地對大家說:“我終於要告別這種樸素的生活了!”。但是,事與願違,最終被選中的是弟弟直恭。
“縱然我冷眼看待世界,我的身心固然不會被埋木舍埋沒!”
井伊直弼絕望地回到家中,將這棟宅邸命名為“埋木舍”。他發願:“雖然我現在就像一棵被埋葬的樹一樣不起眼,但我不會一直這樣被埋下去”。 從那時起,他開始努力學習,甚至不惜犧牲睡眠時間,他還說:“睡眠,四個小時就足夠!”
在接下來的15年裡,直到32歲,井伊一直居住在埋木舍。當時,看似他會一直在這裡生活紮根,但命運卻從來都無法預測。突然,身為藩主的哥哥直亮的繼承人,38歲的直本突然去世。作為直亮的弟弟、直弼成為了直亮的養子,要離開埋木舍前往江戶生活。不久之後,他的哥哥也去世,35歲的直弼成為了第十三代彥根藩主。成為藩主後,直弼立即將哥哥留下的十五萬兩錢財分發給了藩士、町民以及農民們。他還走遍了藩內,虛心傾聽民意,並為民眾解決問題。
然而,在江戶時代,藩主不被允許居住在自己的家鄉,按照慣例他們會在江戶侍奉將軍。直弼成為藩主後不久,發生了黑船事件,也就是美國艦隊到達日本。當時的日本動盪不安,面臨著驅逐外國人和開放國門的抉擇。輿論也分成了兩派:對外國發動戰爭驅逐外敵的“攘夷派”,以及結束鎖國政策開放貿易的“開國派”。
在這種動盪的時代,井伊直弼在43歲那年被任命為幕府的大老。不久之後,他未經日本天皇許可就與美國締結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然而,他與尊王攘夷派的矛盾日益凸顯,經安政大獄事件後,他在46歲時被水戶藩的脫藩浪人暗殺,引發了櫻田門外之變。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