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000多年前,有一位名為“平將門”的人發動叛亂。國家在出兵鎮壓之時,委託一名僧人帶來京都的一尊佛像寶物,也就是不動明王像。這個和尚帶著不動明王像從京都趕到成田,並通過一場名為“護摩”的儀式為軍祈福。於是,在祈福之後第21天成功鎮壓叛亂。也許真是靠不動明王的守護國家才戰勝了叛軍。於是在成田,取獲得新勝之意為名的新勝寺作為不動明王像的供奉之地被建造。
從那時開始,歷經數百年歲月流逝,幾次移動之後,不動明王像現在坐鎮於大本堂。那時成田還是只有農田的農村,新勝寺也是只有村民們會來祈福的小寺廟。轉變是在約300年前的江戶時代,新勝寺的主持們,通過多方協助建成了新的正殿。為了償還當時的借款,開始在當時的大城市江戶(等於後來的東京)進行推銷活動。這個辦法就是“出開帳”(寺院把佛像移至他處設龕)。
出開帳就是指將成田山新勝寺最重要的不動明王像帶到江戶去公開展示。放在現在來說,大概就是將盧浮宮的《蒙娜麗莎像》拿出去展示那樣吧。乘坐神轎且列隊遊行抵達江戶街道的不動明王像立刻受到追捧,人們蜂擁而至只為看一眼佛像的真容。僅靠這一次出開帳,就賺夠了修建正殿時用掉的錢。這樣的出開帳僅在江戶時代就舉行了11次。
不僅如此,由於出開帳的舉辦,興起了一股拜訪不動明王像的聖地新勝寺的風潮。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即使是平民也有能力旅行。從江戶走去成田往返一趟需要4天3晚,享受這段路程拜訪新勝寺的的人絡繹不絕。因為這些旅人的存在,一路上開了飯店,旅館和特產店,表參道也變得繁榮。
之後,150年前的明治時代時,東京到成田的鐵路開通了。取東京的“京”和成田的“成”命名為京成鐵路。在成田機場建成更遙遠的過去建造了這條鐵路,而建這條鐵路又是和成田山新勝寺有關聯。因為有了鐵路新勝寺就成了可以當天往返的地方,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參拜。而這爆發式增長的遊客,又帶動了新勝寺和表參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