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请在游步道上再次边走边聆听。

--从中之茶屋到回马岭约3.5公里--
在调查富士山信仰的历史途中,我们最关心的是一位名为身禄的人。事实上,之前提到的新田次郎的《死于富士》就是描述身禄人生的小说。这里,讲述一段我们听到的传闻。

当时,幕府由德川吉宗管理,他施行了“享保改革”。但是,这是为了重振幕府财政的改革,身禄认为这是一场无视平民专为支配者们进行的改革。比如说,当时每年交的税金可以是收集大米,只要大米的价值提高了国库自然就会殷实。所以幕府也是有意识的抬高了米价。也就是说拿到米的经销权。米价上涨的话平民就会苦恼于买不起米。这时就发生了“享保大饥荒”,有100万人被饿死,而身禄因为感到这是人灾而叹息。

身禄开始想着救世。富士山信仰的鼻祖角行的教诲中提到“所有的生命都诞生于富士山”。那么,支撑人生命的大米也一定产于富士山。于是回到起点,他对角行的教诲中的“让世界更美好”进行了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光有信仰不行,要勤奋工作”。指出了和尚们除了信仰之事什么都不考虑的问题。反过来,也指责了绸缎庄的三越除了敛财什么都不考虑。也就是倡导人们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基础上维持信仰才是正确的姿态。

除此之外,身禄还强调男女平等。男女可以从事一样的工作,为什么只有女性不能登富士山呢?“不进行100天的精进洁斋(不吃肉,不喝酒,不性交,以清洁身体)就不能登上富士山”这样的规定也应该被废除。他提出只要有想法,谁都可以去爬富士山。

但是,身禄在世时没能将这份教诲发扬光大。让身禄决心去死的原因,大概就是将自己的抱负上诉幕府之类的管理层时被拒之门外,感到没办法将之发扬光大的苦恼吧。反正最终,身禄受神的感召为了救世而决定“肉身成佛”。

1733年时,身禄虽然以富士山顶为目的地但是因为太麻烦而放弃,最终在七合五勺的乌帽子岩进入了棺柜。之后绝食三十一天而死的过程中,他的弟子们将身禄的遗言整理成《三十一卷》。后来他们成了上吉田的御师,以江户为中心散布身禄的教诲。这份教诲加上了“死于富士”这一震撼的消息而具有力量。就像是“阿拉伯之春”一样的共鸣开始扩散。于是名为富士讲的组织被建立,继承了身禄教诲的大家开始想去登富士山。身禄死后100年规模扩大到了“江户街有八百八 富士讲也八百八”的程度。

为何能普及到这种程度呢?基础是原本就存在的。自古以来富士山的神明就被各地祭祀,认为神选中富士山来视察人间,所有人都对富士山有着憧憬。只是渐渐地就出现了不允许登山的情况。而触碰这一禁区的正是身禄和继承了他教诲的弟子们。随着富士讲成为热潮,最终成了不仅仅是代表者而是所有人都可以登山的组织。富士山侧增建了御师之家,山中小屋的数量也变多了,整顿出了接待客人的架势。
即使现在人们还会挂在嘴边的“一辈子真想登上一回富士山”这句话里,藏着以身禄为首的富士讲群体的DNA。可以这么说吧?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