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你先进去,随便看看电视什么的”
我刚到她家,这位名叫仲野的女司机就在她白色计程车的主驾驶席上这样对我说道,随后便潇洒地开走了。然后没过10分钟,她的计程车又开回来了。
“不好意思啊,刚才接了个单”
这个岛上没有公交车,唯一的交通手段出租车也发挥着当地人双脚的作用。前脚回来的“仲野太太”指的是仲野一家的夫人,而这时候后脚正准备出门的“仲野先生”也露面了,于是上演了一出特别有意思的夫妻对话。
妻:冬天日本海上有风暴哎,到时候要是生病了可不好办了,知夫里也有直升机飞不了的时候哎。
夫:那就等死呗,这不是住在岛上的常识嘛,有了直升机之后的确死的越来越少了,应对的快啊。
妻:20分钟左右就能飞到本土是吧?说起来以前咱们这儿的医生还经常出去做看护,一到这种时候咱们这儿就变成无医村了。现在多好,不光咱们本地医生只在本地出诊,而且还可以坐救护机去本土看医生。
夫:要我说呀,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太矫情,一离开摆渡就不行,有啥不行呢的?都是孤岛上长大的孩子,在科技没进步的时候进不来出不去都是正常的,反倒是现在能自由出入了吧,有点.......
妻:捡便宜了?
夫:哎!对!就是捡便宜了。住岛上嘛,至少得有这点意识啊。
妻:话倒是没错,但是你看,以前船也是小船,一有风暴可就够呛了,岸都靠不了,因为乘的是小舢板。在危险的地方搭梯子.......就这样那个时候都没出什么人命呢。
夫: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说的那种情况是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训练,已经培养出了“体感”这种东西。他们时常带城里的孩子们洗海水浴,石头上面他们可不是走的,是爬的。不像咱们现在的孩子,三天两头坐直升机,在体感上跟他们已经有差距了.......我没时间长篇大论了我得回去了。
妻:回去?你回哪儿去啊哈哈
夫:没啥,我去上班去了哈哈...别见怪啊,我这个媳妇是城里来的,还有点转不过来弯。
“那个时候从埼玉嫁过来还挺稀罕的呢”
说完之后,仲野先生就出去工作了。于是我就和这个埼玉出身的仲野太太询问起了“的姐”的工作和岛上的生活之类的事。
──为什么从埼玉来到这里?
是我家那位先去的埼玉啊,长得像山下清一样的漂流家哈哈哈,很意外就认识了,那个时候看他还特别帅,就好上了哈哈哈。然后我们在埼玉住了几天,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了,他跟我说“我在家里排行老大,迟早得回去,我劝你也早点跟我回去,早入乡随俗”,于是我就跟他还乡了。
──你们到了知夫里就一直开计程车吗?
我家这位在埼玉的时候就是个建筑匠人,所以在这儿也干了一段木工。不过上一个“的哥”正好在平成年之前不干了,他就作为第二代“的哥”接手下来了。刚好那时候他做木工做得闹心,村民也说没有计程车出行不方面,他这一干就是三十年。先代的哥听说是昭和44年开使干的,这么一算我家那位已经比上一个的哥老板干得长喽。
──上一个的哥老板为什么不做了呢?
人家是有商业头脑的人,他可能看明白了以后大家都会人手一辆车吧。先代是从岛上还有一千几百人的时候开始做这个生意的,到我们接手的时候岛上应该不够一千人了。所以你看,人口少了吧,生意也就淡了,就算不这样,从我们经营计程车开始考驾照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吧,单靠开计程车已经不够我们吃饭了,我们就开始养“岩牡蛎”了。
──哇,你们还是一对渔人啊?
哎,现在总算是跟经商的“商”字沾了点边吧,在这之前都是摸索阶段,养殖也养不好,销路也铺不通。最开始养的牡蛎很多都被鱼吃掉了,本来能产几万只的,结果能卖的出手的一只也没有。然后我们就反复做了一大堆试错,比如用网来对付鱼,磕磕绊绊的,最后终于是能卖的出去了。
──你们用了多久试错呢?
我觉得差不多花了15年吧。真正周转起来是从两三年前才开始的,在那之前都是进少出多。本来牡蛎就是要花三四年才能养大的东西。以前没有那么多养殖场的时候还能3年一收,现在养牡蛎的人越来越多,养料被稀释了,就比以前长得慢,从三年一收变成了四年一收。说白了,最开始进的一批牡蛎崽要等四年才能卖,那就得勒紧裤腰带等上四年才有钱赚。我们还好,开车少赚的那点钱靠养牡蛎补回来了,也算是正好回本,没白忙活。
──以后会打算把重心转移到养殖上吗?
我们也是一把年纪了,现在确实在一点一点增产,但感觉我家那位还是打算培养继承人,在自己做不动了的时候能替我们干下去,那样最好了。我问他“那你为啥要增产呢?”,他说是为了徒弟。他就是个这样的性子。
──也就是说您是一直在身边扶持仲野先生的吧。
我因为还得开计程车嘛,所以养殖这一块体力活我是不管的,但是我把内勤全承包了。
──还真是夫妻一条心呢。计程车这边都有什么样的工作要做呢?
刚才是本地人想去村公所,所以被叫去了。其它的比如想去买东西的,想去医院的,脚受伤了开不了车的,基本上都是熟客,按计价器算的,都是一般价位。要是拉游客,那就得按隐岐官方的价格来算了,90分钟多少钱,120分钟多少钱,这些手册上都有写。如果游客说“我要90分钟的”,那我就照着90分钟的范围带他兜一圈,顺便介绍一下。比如说11点半有船到知夫里,13点就要起锚,那90分钟就比较紧了,那我就得想方设法既带人家转,又让人家赶上趟。要是120分钟的话那还能有点宽裕,我就能稍微详细一点给人家解说。
──那,您按什么路线带他们游岛呢?
整个观光流程是这样的,先从来居港往郡里走,登上赤秃山,看一看全岛风貌再下山往赤壁走,然后再回到来居港送客。一路上要给游客讲解“这一带有公所、商店、医院等等,配套比较全,类似于知夫里的银座”,像这样边开车边解说。所以几乎是说个不停,知夫里这么小的岛,要解说的地方到处都是。那个是金枪鱼培育基地,那个是牡蛎养殖场,那个小岛是牛游泳过去的等等。在去赤秃山的路上不是有车一靠近就给我们让路的听话的牛嘛,这时候就要跟牛说“谢谢啦”“真是个乖宝宝”,一边享受牧场风景;到了赤秃山不是可以看见火山口嘛,我就优哉游哉地解说一阵之后,到了赤壁这回就给客人看看有冲击力的东西让他见识见识。就这样带客人兜一圈,其它的也有很多说要参拜神社的人。
──那您最喜欢哪个地方呢?
我呀,我特别喜欢赤秃山呢。就算有点累了,你只要啥都不想,在那儿发呆,那也是最治愈的地方。还有赤壁也不错,很有冲击力呢,大海的成色那叫一个绝,天是蓝的,海是蓝的,山是绿的,岩壁是红的,看得人赏心悦目啊。我比较推荐上午来玩,别看网上很多夕阳下的赤壁照片拍得都很好看,但还是上午的赤壁,被阳光一照射,那才叫真的红艳艳呢,还能看清壁上的凹凸面。傍晚的凹凸面因为有影子,就显黑了,不是那么红了。所以,让他们看看赤壁真正的红,我是抱着这种想法的。
──这可真是每时每刻面孔都不同的岛啊。
从岛后来到岛前的人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只看一圈岛前的人,也大致是看完了别的景点才想起知夫里呢。所以,等他们最后来到知夫里,听他们说一声“真是不虚此行啊”我就心满意足了。还真有不少人说“差点错过了这么好的地方”的呢。大多数人都会从西之岛上船,跳过知夫里就直接回本土了,但临走之前来知夫里看看的人总归还是有的。以前其它岛上的人好像是说过“就算去了知夫里也没什么好看的”这样的话,但大概在15年前的时候吧,其它岛的人来知夫里参观,从那以后他们就开始对客人说“你要是时间够用的话知夫里也很值得一去啊”,帮我们做宣传。然后,旅程的最后一天就有早班内航船来到这里......你看,早班内航船在知夫里停泊之后不是刚好在90分钟之后能赶上去本土的船嘛,所以吧,用这90分钟过来玩的游客就多了起来。托他们的福,我就能听到“来得真值,还好没错过”这样的夸奖了。
──有没有什么时候让你觉得“今天是我带游客最开心的一天”?
那还是要数天蓝海青空气好的日子吧。在赤秃山上看风景,全方位无死角就不多说了,就连海平线也是,真正空气好的时候你能感受到地球真正的蓝和真正的弧度,一点不假。我跟客人讲解“360°是什么感觉,就是日出和日落你都能在同一个地方看见呢”,客人就会说“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呢”这样。
──哦哦,看来还真是稀世的景象呢。
那还用说。有一种“能看到自己住的地方也是一件好事”的感觉。除了知夫里之外,还有海士町所在的中之岛也都能看见。所以客人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其中的路线也一眼就看出来了。“你来的时候乘的船就是从那个火山口横穿过来的”、“你看那几个岛,连在一起就成了内海的防波堤”之类的,总有跟游客讲不完的话题。天气特别好的时候,能看见本土和海平线的时候,我自己也会兴致高涨,就好像是在炫耀自家东西一样,说是骄傲也好,说是自豪也好,反正就是能自信满满地跟客人讲。
──您刚来这个岛上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里吗?
我来岛上里里外外差不多也将近40年了,40年前这里跟现在的环境可不一样啊,商店里也不像现在这样要啥啥都有啊。刚来的时候我们是跟小姑子小叔子一块住的,那时候他们俩都是渔人,但也不能成天捕到什么就吃什么吧,比如打到了乌贼的时候就总想吃点别的鱼,但是商店又没有卖的,像我这种手闲不住的人,不能烧菜简直是折磨。然后就必须得说语言,语言不通是真麻烦,听他们说话你都怀疑这是什么语种。
──现在听他们说话感觉没那么难懂啊?
现在吧,是年轻人从小接受本土的教育,偶尔回来的时候长辈就配合孩子唠嗑儿呗,一点一点他们说的话也接近普通话了。我刚来知夫里那会,他们说的都是土味的知夫里方言。门号和名字都不好区分,比如姓鹿岛的一家,门号写的是山本,山本一听就是普通的姓对吧?所以有姓山本的打来电话的时候,我跟我家那位说“山本打电话找你”,他就问我“是哪个山本?”,我说“他说一说山本你就知道”,他说“鹿岛不是也是山本吗”,搞得我一愣一愣的。
──我在这听得也是一头雾水哈哈。
不瞒你说,像这种平常的交流也是,我家那位在旁边的时候我还能问他,但是一次两次还行,到了第三次他就不耐烦了。所以呗,我就特怕接电话。每次一有电话进来我就心烦,所以每次跟我家那位吵架的时候我就不安心,吵架了他就不理我,没人帮我翻译了。
──嗯,毕竟是生疏的地方,没有熟人呢。
所以说,那时候我就在渡口的那个,绑船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好像是叫“系船柱”。
反正就是坐在那个像铁石头一样的东西上,看着大海,心里想着“好想回埼玉啊”,眼泪就滴答滴答地掉下来了。还好附近的太太经常拉我去喝茶,不止是喝茶,喝完茶还会拉上我一起去海边拣海螺什么的。我们小姑小叔虽然都是打渔的,但他们不采集像海螺这种贝类,我去采回来他们就很高兴,还能当下酒菜。
──看来在岛上生活还是交流最重要啊。
后来嘛就一点一点去适应。大师巡礼日的时候我们这儿的集会所还让我加入他们一起做料理,有婚丧祭礼的时候我们以前也经常做一些家常菜什么的呢。最开始我笨手笨脚的不知道该干什么,就看着他们怎么切食材我也跟着学。说实话这些东西最开始我也不想干,感觉没什么自信了,但是看在大家这么关照我,我也就慢慢融入了进去。现在嘛,他们已经把我当做本地人看待了,这40年也多亏了大家,我也越来越像个知夫里的老油条了哈哈哈哈,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烦恼咧。
羞涩于让我们拍照片,所以此处无图。笑称“全岛唯一的姐”的仲野太太。你去旅行的时候只要叫计程车肯定会遇到她。如果想叫计程车请一定不要错过下面的电话号码。
知夫客运:08514-8-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