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就是這份導遊指南的主題——內觀之旅。因為非常重要,我想就此說一說。在退藏院裡,我爺爺當時的住持在葫蘆形狀的水池中放入鯰魚以回答瓢鯰圖,為了瓢鯰圖下足功夫。大多數人總向外追尋答案,然後事實上答案就在這裡。不就在我們的心裡嗎?
成瀨:我有特別喜歡的一句話。這是最先將日式禪學向海外例如美國傳播的鈴木大拙先生說的話。“我們常人啊,登山妄圖抵達月亮,山脈無邊無際抵達月球根本就是妄想。然而,月亮總是與我們同在。” 所以說其實月亮一直就在那裡。
松山:所謂幸福其實也一樣,就在我們的近處。把幸福認為是由分子(已得到的)除以分母(想得到的)來考量,擴大分子當然可以獲得幸福,我也希望大家知道其實通過減少分母也能獲得幸福。在佛教用語裡有著“知足”這樣的話語。走過才算懂得。也就是通過自身體驗方能對真意瞭解透徹。
成瀨:有很多人覺得很難用很少的東西得到滿足。如何才能知足呢?
松山:知足其實在感動中取得。曾經問過一位美食家這樣一個問題: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是什麼?他說是Kasutera(一種軟綿蛋糕)。在品嘗過世界各種美食以後答案就是它了。有一次在歐洲駕車環游之時迷了路,什麼吃的都沒有直到夜幕降臨時抵達一間販賣Kasutera的蛋糕店。那時的感動一直無法忘懷。
我在曾經修行時花了28天從埼玉縣走回京都。拿著托缽受到來自不同人的恩惠,晚上也有人收留過夜,就這樣一路回到了京都。這其中,有狂風暴雨的日子,夜晚在外休息變得十分困難。於是向附近的寺廟懇求留宿一晚。那時候我的衣服粘糊糊的,自己都覺得非常寒磣。然而一敲門,住持就非常爽快地歡迎我進門。說了句“你真有膽子來呀。”隨後幫我準備好洗澡水和蓋飯,連熱毛巾都準備好了。當時的自己不禁熱淚盈眶。如果是在平常的日子裡,應該不會為這樣的事流淚吧?然而這成了我無法忘卻的感動。這種感動就叫做幸福。
成瀨:看來為了有更多的感動,將想要的東西這個分母無限縮小很是重要呢。也就是說,什麼都沒有是很重要的吧?
松山:可以說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狀態。和擁有這個東西時的感動不同,而是介於有和沒有之間的感動。所謂知足,就是哪怕兩手空空都能獲得異常的感動。那就是幸福。如何才能幸福可以通過說話傳達。大家或許也已經理解。然而理解和體驗仍舊是不同的。體驗過才有其意義。可以說自身體會到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從埼玉縣走路到京都之後坐上新幹線時的那種喜悅是無法估量的(笑)。懂得了知足,就會很快發現幸福就在那裡。
成瀨:松山先生。關於退藏院和內觀之旅部分的介紹,真的非常感謝您。
這個指南裡還提出了“問”這個話題。我們現代人已經習慣了搜索這件事。一旦有問題打開搜索視窗輸入問題,答案就馬上出現。這份指南裡提到遇到問題時也可以試著再提出一些問題,很多情況下都能找到答案。
然而世上之事也並非皆有答案。首先有很多問題我們從未曾問過。有些事我們也從未知曉。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那要怎麼辦呢?
首先要先試著提出問題,然後試著做做看。在超越自我思維禁錮這件事上,要先嘗試向自己提出問題,再嘗親身體驗。與其批判不如採取行動,親自確認是非常重要的事。
然後在體驗的過程中,感覺上自己似乎正在一步步向外探索,而其實正在慢慢靠近內心。這就是內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