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日本最繁華街道的淺草。

從遠古時代就有許多為了拜訪觀音像而來到淺草的遊客。這一個平易近人的寺廟,與其說這裡是起神聖且安靜的聖地,更像是世俗的繁華街道。

例如,江戶時代的觀音堂掛滿了“繪馬”。繪馬上有精心繪製的圖畫,其實它是可以說是當時畫家們的作品展覽會。在這個人潮汲汲的地方剛好可以展示自己的手藝。

此外,在被稱為奧山的區域聚集了全國各地的街頭表演藝人,在猿若町則劇院林立,歌舞伎演員和作家曾在此生活。可以說這裡曾是可以見到諸多有名藝人的星光大道。從這裡稍微走一段路就能到日本第一的紅燈區 “吉原”。淺草也曾是日本第一的煙花之地。

為什麼,繁華的地方不是澀穀,不是新宿也不是銀座,而是淺草呢。讓我來再詳細介紹一下這個故事吧。

當時,淺草離江戶的中心區有一段距離。出於這個原因,這裡原本被定位為“郊外”。後來,由於江戶和淺草之間誕生了“藏前”這個金融據點而開始改變。

在江戶時代支付工資用的不是錢而是米,所以就有必要在隅田川沿岸設置米倉,也就是現在的銀行,並且能夠依照需求靠船搬運流通。當時,藏前被選為這個據點,在這裡江戶來的人,物,錢的流通需求急劇上升。沒過多久,藏前出現了以銀票為媒介做借貸生意賺黑錢的人。

就在那時候,江戶中心發生了火災。這是足以將中心城燒為廢墟的大火。以此為機,幕府把當時還位於江戶的吉原趕到了“郊外”。被定為“擾亂江戶風紀”的小型歌舞伎劇院同妓院一起也被幕府趕到了淺草。

淺草寺,妓院,歌舞伎。這些被聚集在淺草後,這裡就成為了娛樂的一大據點。藏前的放款人也因為附近有了可以花錢的地方而有了消費之地。而後,淺草的發展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精彩的物語之旅,第2章。

在明治維新時,政府將淺草寺的土地分為1-6區來管理。住在最裡面的街頭藝人被分為“第6區”, 這裡後來也納入了電器,地鐵,歌劇,脫衣舞俱樂部等最先進的現代文化。成為這個地區象徵的就是淩雲閣=淺草十二層。引進了日本的第一部電梯的這個閣樓就是明治時代的天空樹。這裡後來也是電影院的發祥地,戰後全盛時期這裡羅列了30家影院。任何電影首映總是在淺草舉行,然後按這裡的評價被發向日本全國上映。

這個熱鬧的街道是澀穀,是新宿,也是銀座。淺草才是年輕人的據點,文化的中心。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戰後。

然而,因為風俗禁止法的發佈吉原被廢除,歌舞伎劇場也轉移到了歌舞伎座。淺草第六區的電影院和演藝文化,也因為電視的普及失去了地位。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說“淺草變得好冷清呀”。但最近,大家開始對淺草又有了新的看法。

淺草把時代領頭羊的地位讓給了新宿和澀穀,同時也留下了日本原來的生活節奏和復古的街道。而且,來參觀淺草寺的人一如既往的都在這裡。

“我說你呀,別猶豫了。你只要花十錢,淺草就能建起來了。”

這是,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後淺草已變成廢墟後,不知誰豎立起的看板上寫的話。我想,之所以淺草能一直維持淺草的樣子,和淺草百姓團結精神是不可分割的。

因為去不了京都和奈良只能就近去淺草的人,也許反而是幸運兒。因為,淺草這個地方蘊藏了日本的文化和古老的街道,這裡濃縮了日本的精華。寺院,神社,祭日,歌舞伎,單口相聲,甚至風俗等行業都在這裡。壽司和天婦羅,蕎麥面,壽喜燒等日本食物也在這裡。這些文化並沒有消失,都在淺草。

來吧,淺草的旅程才剛剛開始,讓我們翻開旅程的下一頁。

ON THE TRIP 編輯部

文章: 志賀 章人 

翻譯: 高 素珍

編輯: 鄭 月紅 

攝影: 成瀨 勇輝  志賀 章人

聲音: 姚 晶甜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