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紅色旗幟和獨特的音樂,讓熊甲祭演繹出了一番異國風情的場面。熊甲祭是在如今的七尾市,曾經的熊木鄉舉行,並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的非物質民間文化遺產。聚集在總神社,久麻加夫都阿良加志比古神社的這個祭典,共有19個末社聚集,是以“寄合祭”的形式舉行的。由於是在9月20日舉行,因此也被稱為“二十日祭”。

正在展示的框旗,是在19個末社神社中,從中島白山社繼承的“大旗”。目前展示的旗,高度為16米。據說,還有一些超過20米的大旗。不過,現在很少使用需要大量旗手的大旗,通常都是用小一點的“中旗”。

上面帶有裝飾的這面旗,被稱為“錦紗旗”。它是所有框旗中屬於規格最高且最貴的。繡上去的文字蘊含著每座神社的祈願。而旗上掛著的像毛絨小猴子一樣的玩偶叫“猿之子”。對它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它們是神明降臨時的使者,也有的人說是迎接神明的偶娃。

到了9月20日淩晨,扛神轎和框旗的隊伍從各自的神社出發會在神社的總社集結。還有一些神社,會把掛滿旗幟的作為餐飲店停靠在海邊的兩艘船綁在一起越過大海來到總社。每個隊伍最前面的領航人都是戴著天狗面具的“猿田彥”。出現在日本古老的神話故事“古事記”中的猿田彥是在天孫降臨期間做嚮導的神明。穿著像狩獵服一樣的服裝,戴著頭盔,還用一根約1米長的貼有彩色膠帶的竹子製成的面杖。這根棍子是淨化道路的工具。華麗的遊行隊伍伴隨著“Iyasakasa”的吆喝聲扛起框旗,浩浩蕩蕩地進入總部。。

19個末社都進入到總社後舉行奉幣式。每個末社的猿田彥一起起舞的場面,仿佛是19個地區的祭祀活動在同時舉行一般,非常壯觀。另外,這個猿田彥舞,並沒有規定的動作。是即興的舞蹈。

當祭典結束後,每個末社的隊伍按照之前抽籤的順序依次離開總社。離總社大約700米左右的加茂原稱作“禦旅所”。在這裡鑼敲的更響亮,鼓打的更賣力,這裡是男人們的熱血沸騰的地方。人們用框旗來展示一種稱為“島田Kuzushi”的技術。

那麼,“島田Kuzushi”到底是怎樣的技術呢?以扛大旗的“繩持”者們的角度,體驗一下祭祀活動的氛圍!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