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大雜院連綿的屋簷,有地藏菩薩,有井,還有澡堂的煙囪。安食路地就像是美景的範本。儘管如此也有新的景色。因為,家家戶戶都開了諸如帽子店,雜貨店或者麵包店之類的小店。

雖說路地小巷,被稱為京都的文化遺產。但是,近年來京都的很多小巷裡新開了咖啡館之類的店鋪。這個創意,源點是安食小巷。起初,安食媽媽作為房東,將這塊小巷用作年輕作家們的共用住宅區。房東是母親,而商店就是孩子們。是在同一個屋簷下生存的家族一樣的團體。

安食媽媽是什麼樣的人物呢?她年輕的時候是一位雕金作家。後來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工作。年過七旬時複出開了作品展。然而,彫金是一項需要細心的連續工作。手上的分寸差一點點都需要重頭來過。安食媽媽雖然身體健康視力也正常,但是畢竟上了年紀。有些工作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了。正因如此,安食媽媽說“希望大家在年輕時盡情地工作!。因為,年輕人不僅充滿感性,身體也能隨心而動。但是,這樣的狀態不會一直持續的”。也許正因如此,安食媽媽以低到難以置信的租金,將這片小巷租給了年輕的作家們。

安食媽媽曾經說過“就像是日本慶倖有京都一樣,我想說京都也該慶倖有安食路地”。想留住這種文化,說起來很容易,實施起來並不是簡單的事情。正因如此,不禁要問她“不惜捨棄自己所必需的東西,值得將所有的錢用在自己都不住的房子上嗎?”

這間屋子因為已建了100餘年,維修費用十分高昂。許多大雜院就因為這個理由被屋主放棄了。但是,安食媽媽用盡私財,一直一個人守護著這間房子。不,也許不是一個人。還有在這個房子裡住著許多年輕的作家們。還有那些現已離開的作家們。是大家一起守護著這個路地小巷。安食媽媽說,她很讓大家看到,這樣的安食路地。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