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庭院為了展示退藏院的獨到之處費了很多功夫在瓢鯰圖上。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此庭院建成於1965年。之前這是到處都是孟宗竹。孟宗竹在長到60到100年時開花隨後凋零。當時退藏院裡的竹子也一樣開花然後凋零。我祖父那個時候的住持就把竹子全部砍了改成庭院。

後邀請為島根縣足立美術館和波士頓美術館建造設計日式庭院的,被譽為“昭和小堀遠州”的中根金作先生建造庭院,他在如何讓庭院看上去更大一些下了很多工夫。整體上逐漸傾斜,從前至後漸漸增高。

周圍用樹木圍繞,前方的樹低一些,對後方的樹進行大而圓的修剪。這樣,庭院比實際看起來更加深邃。大家覺得走到這個水池之前,從余香苑上方看到的景觀,和從這裡看過去的有何不同?這也可以說體現了事物的多面性。

另外,余香苑裡還種植了茶花,垂櫻,繡球花,桔梗,梅等與四季相應的花種。這在禪寺庭院裡是一個破例。因為正如在元信庭裡提到:禪寺裡一般不種植花類植物。與元信庭相反,這裡的景色應四季而變。這是為了表現世事總無常的道理,有著另一番趣意。

之前我們講到這個庭院針對瓢鯰圖下足功夫,作出了回應。現在你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嗎?

其實奧妙在水池的形狀裡。整體上水池成葫蘆狀。這邊其實住著兩條鯰魚。(鯰魚為夜間動物,白天一般不出來。)這就是我們對於瓢鯰圖的回答。這種回答方式應該還沒有過吧。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