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730年的正月,大伴旅人曾經在宅邸舉行過“梅花宴”。

當時,旅人的家裡種了剛從中國引進的珍貴樹木“梅花樹”。當時的日本國內雖然有櫻花樹,但梅花樹卻很罕見。在奈良首都都很少見的梅花樹終於開了花。為了邊欣賞梅花邊吟詩,來自九州各地的32名文人聚集到了這裡。

序文裡是這麼寫的:
“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薫珮後之香”

沒錯,當今的日本新年號“令和”就來自這首詩。在此序文的後面,32名成員依次寫下了以梅花為主題的詩歌。有很多詩歌激發了鄉愁,似乎每個人都試圖表達遠離奈良的離鄉背井之情。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說:“梅花宴,是因為有了太宰府的先進性和邊境性才開始發展的一種文化”。

現在的阪本八幡宮神社曾經是旅人的居住地之一。也許,梅花宴也曾經在這裡舉行過。

為什麼梅花能被日本人重視?

菅原道真很喜歡梅花,大伴旅人也愛梅花。

其實,梅花來自中國。在中國唐代,梅花被視為學問的象徵。而在日本,它也被視為時代最重要的樹,被人們所重視。梅花比櫻花開的早。也許是農曆春節前盛開的花朵,影響了日本人民的感性。

然而,有趣的是,旅人為什麼會寫5.7,5,7,7的“和歌”呢?以中國的梅花為主題,按照中國的習慣舉行宴會的話,應該寫中國的漢詩才對。而當時聚集的成員,也受過足夠的漢文化教育。

不過,旅人卻說“讓我們寫日文的和歌吧”。也許,旅人想提醒所有人“學習中國文化固然很重要,但不要忘記日本固有的文化”之意吧。還有一種說法是,“梅花”是比喻剛剛離世的旅人的妻子。也就是說,梅花盛宴是為了鼓勵沮喪的旅人的一次聚會。這麼一想,寫和歌似乎更自然一些。

另外,當大友旅人舉行梅花盛宴時,還是一個十幾歲少年的旅人的兒子“大伴家持”卻在編撰萬葉集。那麼,後來成為傳說的這次梅花宴,在家持的眼裡是怎麼看待的呢?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