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縄文陶器誕生以來,縄文時代經歷了戲劇性的演變。高峰時期人口也從約2萬增加到了25萬。但是,“事件”發生在縄文時代末期。人口減少到了約7萬左右。到底發生了什麼?“伊勢堂岱遺址”和“大湯環狀列石”也是在縄文時代末期建成的。在那一刻,一定發生過一些事情。

讓我們回到過去。實際上,縄文時代始於冰川期的末期,那時氣候剛開始變暖。隨著氣候變暖,森林變得更加富裕,因此縄文人也得到了發展。但是,到了縄文時代末期氣候開始變得寒冷。就這樣,森林中的食物開始短缺,因此無法在深山居住。後來,村落被拆除,成員也開始分散到了各地。在那時,在很多地方開始建起了石圈。

也許,他們開始建石圈,是為了跟原來的部落人圓保持聯繫,也就是說,也許縄文人把石圈作為保持聯繫的設備,最初是為了確保他們屬於同一村落的成員而建的。就像如今的盂蘭盆節時整個家族聚到一起去掃墓一樣。

但是,建造石圈的文化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在同一時期建造的大量石圈,在200年後也在同一時期全部廢棄。這是為什麼呢?雖然沒有定論,也許是隨著世代的改變逐漸成為了殘跡。也許是從“讓我們以石圈為點聚在一起!”的一代轉變為,當傳到下一代和下下一代時,建石圈本身成為了目的,而到了後期就連建造石圈的目的也不明確的地步。換句話說,即使被告知“我們的“曾祖父”與他們的“曾祖父”有關係”,他們之間可能已經疏遠到“即便如此,如今我們已經是陌生人”的關係。

這只是我們超越了想像的幻想而已。我希望你也能自由地超越自己的想像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縄文人在縄文時代的末期開始建造石圈?為何在途中被遺棄?只有你的想像力,才能找到一些答案!

Next Contents

Select language